目前商场最忧虑的是进口方针。6月30日商务部发文,将配额定食糖归入《实施进口陈述管理的大宗农产品目录》,从内容来看,仅仅调整了配额定进口糖的管理方式,并没有就商场关怀的进口总量做出清晰说明。当时,商场解读依然存在分歧。从进口数据来看,关税降低之后,6月进口量同比增加27万吨至41万吨。但7月进口量下降,7月进口食糖31万吨,同比减13万吨。 如果新方针铺开进口,则国内糖价的运转规则将发生变化。若备案即可进口,那么只要进口有利润,海外糖就会源源不断地进来。在此情况下,配额定进口成本将成为国内糖价的天花板,国内糖价将被限制在进口成本之下。这会对国内糖价构成重大利空,糖价将面对大幅下跌的风险,不过咱们以为这种可能性较低。 如果进口总量依然可控,仅仅增加了配额定的总进口量,那么利空影响相对较小。尽管供应增加,但仅靠国产糖依旧无法满足国内需求,在国内产值连续下滑的情况下,糖价依然会迎来牛市。 整体上,只要新的进口方针不是完全铺开进口,则对糖价的长时间影响有限。需求注意的是,进口方针的利空预期已经部分体现在盘面中,若进口总量可控,则新方针尘埃落定之后,利空出尽是利多。 供应端缺少利多驱动 由于甘蔗收购价较高,新榨季广西栽培面积维持在较高水平。5月以来广西南部区域降雨量大幅削减,累计降雨量处在201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;6月广西甘蔗进入伸长时间,干旱对桂南甘蔗产值造成影响。不过,桂中及桂北区域降雨足够,因而新榨季广西食糖产值还需求再评估。 去年广西进行了甘蔗价格改革,改革后甘蔗价格长时间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,广西甘蔗栽培面积居高不下,这是限制郑糖价格的最重要因素。国内食糖价格周期为三年,价格周期的背后是产值的周期变化,而甘蔗价格和糖价之间的价格传导是产值变化的主要原因。低糖价传导至上游,导致甘蔗价格降低,甘蔗的栽培面积、食糖产值就会下降,反之亦然。 在甘蔗价格改革后,甘蔗价格与糖价的价格传导被堵截,较低的糖价无法使得甘蔗栽培面积削减,因而糖价缺少进入牛市的驱动力。长时间来看,广西甘蔗价格不可能一直维持在这么高的水平。